1、隧道預注漿應根據巖層裂隙狀態、地下水情況、加固范圍、設備性能、漿液擴散半徑和對注漿效果的要求等綜合分析確定注漿孔數、布孔方式及鉆孔角度。
2、預注漿段的長度應視具體情況合理確定,宜為20~50m;掘進時必須保留止水巖盤的厚度,一般為3~8m。
3、巖石地層預注漿設計壓力應根據圍巖水文地質條件合理確定,宜比靜水壓力大0.5~1.5MPa;當靜水壓力較大時,宜為靜水壓力的2~3倍;注漿泵的壓力應達到設計壓力的1.3~1.5倍。
4、注漿方法應根據水文地質情況、機械設備等綜合因素選擇。
5、鉆孔孔位較大允許偏差為50mm,鉆孔偏斜率較大允許偏差為0.5%,同時應滿足設計要求。
6、鉆注漿順序為:先鉆注布置在隧道頂板上的注漿孔,后鉆注隧道兩側孔,較后鉆注底板孔;或先內圈孔后外圈孔;或先無水孔后有水孔。
7、預注漿后的滲水量應小于設計允許值,漿液固結體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開挖。
1. 壓力高且可靠,可讓化學漿液完全砼結構深層微小裂縫內部,止水效果好。
2. 灌漿液技術成熟,品種齊全,基本上都已實現了單組份成品化生產,不需現場調配,,開桶即可使用。漿液耐化學腐蝕,固化后環保、可防水。
3. 施工工藝簡單,易行。施工速度快,止水效果立竿見影,一勞永逸。工人勞動強度小,施工效率是施工的5~10倍,作法無法比擬。
4. 施工不受季節、天氣,可用于各種工程,包括檢修、搶修工程,飲用水工程。施工綜合費用低,經濟效益顯著。